2021-10-16
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發生,常因為高齡及長期負重所導致,不正確的站立姿勢(如膝關節內翻)或過度使用,會造成關節內軟骨磨損,久而久之會引起關節腔發炎和硬骨增生,此外,因解剖構造的改變,也會使得周圍肌腱韌帶受力不平均而損傷。以上種種事件的發生,會導致膝關節在負重時疼痛加劇、走路有喀喀聲和關節僵硬,甚至嚴重一點連不動也會痛!
當急性其膝蓋疼痛時,可先利用消炎藥搭配冰敷止痛,此外,復健科醫師會利用高階軟組織超音波來檢查是否有關節腔積水,若積水量多可能會導致病患腫脹難耐,此時可以在超音波導引之下將含發炎物質的關節液抽出,並注射一點類固醇先消炎,病患的症狀通常會減緩許多。而在急性期過後,可以在關節內注射「玻尿酸」來維持關節內潤滑,進而降低疼痛感與軟骨磨損。
玻尿酸是關節內滑液的成分之一,提供了關節內的黏性與彈性,在膝蓋中產生潤滑的作用。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病患,其關節內玻尿酸含量較正常人少很多,因此使得活動時關節磨損的狀況加劇。現今醫療技術已經可以從實驗室製造出玻尿酸,並藉由醫師注射入關節腔中,幫助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病患補充,進而減少疼痛與軟骨磨損。
長久來說,改變生活作息、保護膝蓋才是根本之道。減輕體重、訓練股四頭肌肌力、改善走路姿勢等等都可以減緩關節惡化的速度,達到更好的生活品質。
(撰文者:古亭適康復健科診所 劉奕廷醫師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