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4-12-23
跑步常見的運動傷害及治療
隨著健康意識的抬頭,越來越多人開始養成運動的習慣,其中,跑步因為不需要過多的配備或是場地的要求,風氣越來越盛,常常也看到各大單位在舉辦各式路跑、馬拉松等等活動。 然而,跑步的運動傷害也不少見,根據研究顯示,不管是在發生率或是盛行率,跑步相關的運動傷害平均大概落在40%上下,可說是相當地常見。
跑步常見的運動傷害,統計起來,不難猜測,最容易受傷的部位就是下肢,包括膝蓋、腳踝、足部等位置,以下介紹幾個在診間常見的運動傷害:
☛ 跑者膝
通常由於大腿肌肉或筋膜的不平衡,造成膝蓋骨與大腿骨之間的壓力過大,長時間下來的磨損,會讓病人在上下樓梯、蹲下等動作時感到不適
☛ 髂脛束症候群
由於跑步需要反覆地彎曲膝蓋,膝蓋外側的筋膜如果同時又太緊繃,就容易與大腿骨的骨突處反覆摩擦,因而容易引起疼痛
☛ 跳躍膝
是一種膝蓋骨下方的肌腱長期下來的損傷,在膝蓋彎曲時會造成病患的疼痛,尤其是在久坐、蹲下等動作的時候
☛ 肌肉拉傷/撕裂
不管是大腿或是小腿的肌肉,都有可能在運動過程中受傷,通常單純的拉傷處理上較簡單,恢復也較迅速; 但如果是撕裂傷,可能就需要更積極的介入。 而要快速分辨兩者,可能就需要用到骨骼肌肉超音波檢查來區分
☛ 阿基里斯腱病變
如果有踮腳尖無力或下床落地時後腳跟緊繃的症狀,可能就是阿基里斯腱有問題,如果是急性的劇痛,那更有可能要懷疑是有撕裂傷,這也可以藉由超音波來評估
☛ 足底筋膜炎
跑步會持續性地帶給足底筋膜壓力,長期下來可能會產生一些微小創傷,常見症狀是下床第一步跟走久站久腳跟會痛,跟扁平足或是體重過重也有關係
在治療方面,運動傷害的治療跟預防其實是需要多個專業一起介入的,例如: 訓練的菜單可能就需要教練來幫忙做個人化的調整、場上即時的處置或是運動恢復需要依靠防護員、動作控制以及傷後的回場訓練則需要物理治療師的介入。
醫師的部分則是利用理學檢查、超音波檢查等等,找出結構上的問題點,並針對其進行治療與修復。 而治療的方法隨著技術進步,從過去的健保儀器治療之外,現在也多了許多新選擇,例如體外震波治療以及注射治療,可以更加精準地治療受傷的結構,效果也比傳統儀器治療來得快速且有效。 其中注射治療的藥劑分很多種,包括常見的葡萄糖水、PRP,以及比較進階的PLT凍晶、羊膜及骨髓血等等。 每種藥劑有各自的特色與適用的情況,當發生運動傷害,或是有疼痛久而不癒的狀況時,應該求助專科醫師的幫助,找出適合的治療方針。
更多與跑步運動傷害與預防相關資訊,請上「適采復健科診所 新竹竹科」粉專。
想了解更多,請上「樂智康復健醫療集團合作院所」官網。
作者:適采複健科診所院長 吳柏陞醫師